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ETF) 推出了用于代替IPv4的下一代版本协议IPv6。但IPv6仍存在不足。
虽然美国在1992年就提出过IPv9的相关设想,提出了IPv9的网络概念并组织研发,但是由于投资过大且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在不久之后就宣布放弃了IPv9的研制。
2006年,中国专家认真研究分析了“十进制网络”和IPV9的核心思想,客观评价了IPV9的特点——IPV9采用了新的与IPv4和IPv6不同的“十进制”地址格式,IPV9采用与众不同的地址格式的后果是人为设置与国际互联网连结的障碍,在国家公网上是不可取的,不能标准化。业界专家一致认为,对IPV9没有必要再过多讨论。
产生背景IPv6相较于IPv4,其报文头部格式灵活、报文的处理速度加快、安全性提高、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且允许协议继续改进,增加新的功能。虽然在IPv6已经解决了IPv4在地址资源、路由膨胀、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但IPv6的设计相当于是在IPv4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继承了IPv4的基本框架,所以IPv4的基础结构问题依旧没能得到解决。
TCP/IP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是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热点技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IP协议是IPV4,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已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 的规模急剧扩张,IPV4协议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如:IP 地址资源紧张、地址分配效率低、没有考虑保密传送等。后来,随着数字域名系统(DDNS)的引入,逐步发展成 256 位地址的具有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IPV9十进制网络。
由于现有的IPv4协议地址空间为1.0.0.0到239.255.255.255(除去127.0.0.0到127.255.255.255)仅有42亿个,加上Internet发展初期由于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估计不足造成的IP分配不合理性,IP资源十分有限。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业界以IETF和ISO/IEC等国际网络标准组织为中心展开了对下一代互联网及未来网络的讨论,其中曾经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以下标准。
名称
别名
RFC文档
IPv6
SIPP(Simple Internet Protocol Plus)
RFC1710 等等
IPv7
TP/IX, 后改为CATNIP(Common Archite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IP)
RFC1475,1707
IPv8
PIP(P. Internet Protocol)
RFC1621,1622
ipv9
第三代互联网或未来网络
RFC791、1347、1700
在中国工程师的不懈努力下IPv9的研究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在地址空间方面,IPv4的地址长度是32位,IPv6的地址长度是128位,而IPv9的地址长度达到了256位。
目前,IPv6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标准,而IPv9己成为未来互联网的的核心架构基础。
设计目的IPv9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IP协议的大规模更改,导致下一代互联网能向下兼容及更环保以减少碳排放量。设计的主要思想是将TCP/IP的IP协议与电路交换相融合,利用兼容两种协议的路由器,设计者构想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协议,使得三种协议(ipv4/ipv6/ipv9)的地址能够在互联网中同时使用,逐步地替换当前的互联网结构而不对当前的互联网产生过大的影响。
由于ipv9的设计合理性,己得到iso及国际互联网协会的关注。
在数字域名系统中,IPv9是根据《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这项发明专利发展而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十进制网络”,其十进制网络引进了数字域名系统,可以通过十进制网络将原本的二进制地址转化成十进制文本,让网上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能够相互进行通信与数据传输,且可以与中英文域名相兼容。IPv4和IPv6是通过美国进行域名解析的,而IPv9则是由各国设定,避免了IP地址受限情况,也使得国家对于域名的使用费用减少。
在移动通信上,IPv4所存在的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足够的地址提供给人们使用的移动设备,而IPv9所拥有的地址空间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路由方面,因特网规模的增长使得IPv4的路由表膨胀,使得网络路由的效率下降。IPv9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路由的优化的支持,提升了网络的运行效率。IPv9在移动单元和代理之间建立IPv9隧道,然后将用作移动单元的“proxy”接收到的发往移动单元home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此隧道将其中继到移动单元的当前位置,从而实现对网络终端移动性的支持。
中国的IPv9研究首先明确:IPV9确实为IANA所承认并正式颁布的IP版本号码,该号码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可以通过公开途径获得相关内容。
IETF在1992年7月公布的具有标准性质的IP协议号码分配记录的文件RFC1340文件中,IP协议版本号码在当时还没有对IPV6和IPV4之间的版本号进行分配。IETF在1994年10月公布的具有标准性质的IP协议号码分配记录的文件RFC1700文件中,第一次分配了IPV9版本号,协议内容为TUBA,其负责人为Ross Collon。由于RFC1700明确指出其前身为RFC1340,这就说明在1992年7月间和1994年10月间没有其他版本号码的更新文件。
由此可以断定, IPV9最早获得IETF-IANA官方版本号码的时间为1994年10月,授权文件为RFC1700。
中国IPv9是在RFC1347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十进制网络”采用的是自主知识产权、以十进制算法(0-9)为基础的IPV9协议。目前,十进制网络系统主要有IPV9地址协议、IPV9报头协议、IPV9过度期协议、数字域名规范等协议和标准构成。数字域名是指0-9的阿拉伯数字替代传统的英文字母做域名的方法上网。同时,数字域名也可以直接以IPV9地址交叠使用。数字域名是十进制网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IPV9协议是指0-9 阿拉伯数字网络作虚拟IP地址,并将十进制作为文本的表示方法,即一种便于找到网上用户的使用方法;为提高效率和方便终端用户,其中有一部分地址可直接作域名使用;同时,由于采用了将原有计算机网、有线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业务进行分类编码,因此,又称“新一代安全可靠信息综合网协议”。
十进制网络是指采用十进制算法和表示方法,将各种采用十进制算法的计算机联成一个网络,并可以与现有网络实现互通的一个崭新的网络,为了区分现有的网络故又称为“新一代安全可靠信息综合网”或“十进制网络”。
2001年10月,信息产业部在上海宣布成立了“国家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由上海通用化工研究所牵头,负责全国十进制网络标准制订和推广应用;2002年7月31日,《数字域名规范》作为行业标准开始实施,并列入2003年国家标准制定计划;2003年7月,韩国总统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期间,“数字域名”和“十进制网络技术”成为两国首脑技术交流的项目之一;2003年8月,信息产业部和税务总局将“数字域名规范”列为税控装置的标准内容之一; 2003年12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通知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2004年上报和立项了十进制网络和数字域名(IPV9)的六项国家强制性标准;2004年6月25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了由浙江大学、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发起的《下一代互联网十进制网络技术研讨会及系统展示会》。
取得的成绩目前,我国拥有的两套IPV9根域名服务器的解析能力为300万户/台,50%的并发率。已可为我国和全球的现有网上计算机用户提供域名解析及互连提供商业服务。只要ISP将域名解析指针把我国的根域名服务器指为第一级,用户就可在不改变任何配置的情况下使用数字域名和英文域名,从而达到方便用户、降低成本、方便用户上网和便利生活及保障网络安全。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实现域名、IP地址和MAC地址统一成十进制文本表示方法的国家。同时,也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世界上拥有根域名解析服务器和IP地址硬连接服务器的国家和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自主的域名、IP地址和MAC地址资源的国家及可独立进行域名解析和IP地址硬连接,并可独立自主的分配域名、IP地址和MAC地址的国家。
试验网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点(上海实验区完成了12公里24-96芯的主干网)通过IPV4网络采用隧道方式连接了北京、杭州,网络试验结果正常,达到预期要求。
本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特别是2001年8月10日,在上海召开信息产业部支持的有全国各地的运营商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会议”。并达成了共识。同年,信息产业部批准成立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2001年12月信息产业部推进司,同意上海长宁区为“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实验区”,为十进制网络技术、设备的进一步研究和运行提供了实验基地。2002年7月31日信息产业部发布《数字域名规范》作为行业标准(2003年列入国家标准制定计划)。
在十进制网络系统中,从维护主权的立场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互联网上“主权平等”的概念;并在域名系统中采用十进制、多协议的数字域名系统,兼容英文、中文及其他域名,并将他们映射成全球唯一IP地址;建立分布式根域名系统,引入国家地域概念,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根域名系统,以确立和维护其在互联网上主权国家的地位和形象。
创新前景 IPv9十进制网络创新基于《采用全数字码给上网的计算机分配地址的方法》发明专利实施并发展而成的IPv9“十进制网络”的主要创新内容
第一、在十进制互联网络上,除了计算机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送必须二进制外,其他都采用十进制。
第二、同一的(用0-9阿拉伯数字)数字组合它既做IPV9地址、MAC地址又和替代现有互联网上的英文字母或其他符号如中文等作域名。
第三、数字域名解析器兼容现有互联网络(IPV4网络、IPV6网络)的英文域名解析。
第四、基于个人IP地址可作:个人主页、FTP服务、IP电话和可视电话(计算机到计算机)及身份证、税务发票、物流码等广泛应用。
由于十进制网络技术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十进制网络技术特别适合于应用在政府部门、银行、公安、保险等需要高度安全和保密的部门(单位),实现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语音通信、监控等功能,解决以往基于传统网络技术上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对于中国来说,积极发展ipv9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将提供一个从引进技术转变到引导技术发展的机会。
IPv9十进制网络前景也许不久以后我们就将看到新一代的信息家电。事实上,国外一些家电厂商们已经开发出新的产品——包括电视机、冰箱、微波炉、空调、洗衣机等在内的家用电器都可以获得一个ip地址,与internet连接,人们即使外出也可以进行操作。
很显然,能上网的将不再只是计算机,大量的“信息化”产品将伴随着更多新鲜的互联网服务,与ipv9一起到来。
工程应用IPv9已经在下列工程中应用:
1.上海市长宁区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综合应用实验区数字域名系统的应用
1.1完成了数字域名系统长宁区科委电子政务网的应用工程。
1.2完成了数字域名系统上海市长宁区成人教育教育学院网的应用。
1.3实现了数字域名系统在VOIP上的应用。
以上是以IPV9的协议为基础,由IPV9路由器组建主干网上建立的组网应用和功能服务应用。使用的设备包括:IPV9路由器、可识别IPV9地址的终端、V9的NAT/PT、支持V9的数字域名服务器等。实现了IPV9的地址的分配、IPV9的域名解析、IPV9网与IPV4网的互联互通。
2.上海市金山电信局数字域名系统的应用。
作为网络应用的基础设备,一套可支持300万户的数字域名解析系统负责金山区及全国的数字域名解析。日解析次数达1000万次以上。
3.福建省进出境检验疫局相关工程项目的应用。
4.十进制税控系统
本系统目前正在测试中。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IPV9协议结合数字域名解析系统,为福建省的税控系统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税控平台。结合税控金融POS机及网上报税系统,并与有关单位制定税控金融POS机的统一标准。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9地址和数字域名为每一个税控金融POS机分配地址和域名,可以做到“一机一号”。不但保证了地址和域名的数量的可用性和安全可靠性,同时也保证了整个税控系统的信息流得到可靠的安全 保证。
5.社会保障部同意在天津的社保网中应用。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同意在天津的社保网中应用十进制网络技术,本项目已开始前期的项目实施方案论证阶段。
6.基于十进制网络110报警系统软件,于2002年研制完成并镜实验室反复实验论证取得成功经验后,向上海市交通战备办公室进行推荐使用。获得好评。尤其是在2003年4月开始的抗击“非典”的战斗始中,在上海吴淞安装的监控系统对过往旅客和车辆进行了实时检察,为抗击“非典”作出了贡献。
争议批判“中国IPv9”一经提出,就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部分媒体和网民对此技术表示强烈支持,但是,许多专业人士却提出了他们的质疑。媒体人沈阳对此连续发文予以批驳,更多的专业人士则将这一项目看作业内的黑色幽默。
网络上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果“IPv9”是一独立的互联网协议。由IPvX标准的知识,IPvX必须对网络层(IPv4为IP、ARP、RARP、ICMP、IGMP协议)和连接层(IPv4和IPv6为TCP和UDP)有所作为,而对应用层,主要影响DNS(因为其提供IP解析)。而从本文的表述,我们能得出两个结论:一,“中国IPv9”研究者试图采用“十进制”传输。如果理解为采用十进制电平,那么,协议属于物理层;二,“中国IPv9”研究者试图对用户终端兼容“十进制域名”,而域名属于应用层。从“中国IPv9”的拥趸提出的论据来看,他们更多地把域名系统(应用层)看成了互联网本身。由此,文中所述的“IPv9”存疑。
第二,“中国IPv9”研究者混淆了IP协议与国家安全的关系。IP协议制订方为IETF,尽管以欧美的计算机科学家为主,但是,IETF是一个与国家无关的国际性科学标准组织,奉行以应用为引导,排除非技术影响的信条,其中毋庸置疑地有中国科学家以及华裔科学家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与DVD论坛等产业联盟不同,IETF的一切标准都只涉及互联网的基础应用,这对于一切国家都是公平的。“中国IPv9”研究者也许会辩驳道,美国掌握了更多的细节。这也许可能,但是,IETF定义的协议内容都是透明的,中国的科学家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标准给出完整的应对措施。这一点,不存在任何疑问。
而“中国IPv9”研究者试图通过数字定位计算机而不是域名来给出保护网络安全的“新方案”,这是不现实的,因为IP协议簇的目的便是帮助不同网络(例如以太网、令牌环、FDDI、ATM等等)的计算机在一个虚拟的“共同网络”上相互通讯,而不同的IP类协议只是实现方式不同,而帮助网络上的任意计算机相互通讯的目的是相同的。真正提升网络安全的,是应用层协议和加密技术,或者量子信道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通讯方式的手段。也就是说,即便“中国IPv9”是真实存在的技术,这项技术很大程度上也无助于网络安全的提升。
第三,“中国IPv9”研究者混淆了“数字化”和“十进制化”的概念。数字化,指的是将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处理的形式,其要义是利用计算机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使人们处理信息更方便。而域名(Domain Name)的出现,使得人们无需记忆复杂的以数字形式出现的IP地址,而能够使用单词就可以轻松连接到所需的计算机。而“中国IPv9”研究者将“数字化”误解(或者有意曲解)为内容成为数字。按照这样的理解,那么,读《红楼梦》,把文字全部换成《新华字典》上的页码比直接读文字更为先进。而这,是非常荒唐可笑的。
随后,IPv9的支持者们对IPv9的“身世”及技术特点进行了考证,并对上述部分批判进行了正面的回应。
2006年3月,鉴于当时IPV9所做的广泛宣传,秉着认真对待每一项新技术的原则,中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召开关于IPV9问题的座谈会,在听取了十进制网络工作组部分成员对IPV9的介绍后,专家认真地研究分析了“十进制网络”和IPV9的核心思想,客观评价了IPV9的特点——IPV9采用了新的与IPv4和IPv6不同的“十进制”地址格式,但采用与众不同的地址格式的后果是人为设置与国际互联网连结的障碍,在国家公网上是不可取的,不能标准化,也没能通过国内专家的审查,小范围、非实质的变化对于互联网发展没有指导意义,创新亦无从谈起。
2019年,中国推进IPv6规模部署专家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中国IPv6产业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在研讨IPv6部署工作的同时,对于一些出于特别目的,以IPV9为代表的对互联网发展的错误说法进行了反击与批判,并呼吁科技打假、去伪存真。
工作组在IETF网站上公布的曾经存在但已经中止的技术工作组名单中,存在着一个以“TUBA”为名称的工作组,其全名称为“TCP/UDP over CLNP-Addressed Networks”。该工作组存在的时间为1992年10月15日至1995年5月22日。这也就意味着,在1994年10月IETF正式颁布IPV9版本号的7个月后,IPV9(TUBA)工作组才终止活动。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